流浪地球2:爽到!
前几天看了《流浪地球2》,然后就有了这篇影评或者是随笔。
坏消息是:影片真的很长
好消息是:我还没看够!
如果说《流浪地球1》让我感觉是“能拍成这样已经很好了”,那么《流浪地球2》给我的感觉就是“居然能拍的这么好”。与第一部相比,这一部做到了全方位的超越与进步。
- 特效上,各种机器、建筑设施做的更加真实,让我感觉现实中真的有造出来的可能;
- 剧情上,四条剧情线的设计各有节奏,但又紧紧联系,多角度地展示了危机当下的世界百态。影片信息量极大,每一个画面都富有细节;
- 视听体验上,大场面,大动作令人过瘾,核爆时的气浪能透过屏幕与我共鸣。
- 影片核心思想上,与第一部一脉相承又加以升华,旅行者一号拍摄的《暗淡蓝点》和人类股骨的片段再一次加深了家园思想与人类团结的理念。

太空电梯
作为影片第一个特效长镜头,太空电梯这一段的画面表现力非常震撼,充满科技气息与工业金属的碰撞满足了我脑海中的幻想。作为地球上最高的建筑,太空电梯下半段采用传统火箭喷气推进,上半段采用电磁拉升,在下降段使用喷水化冰的方式降温,看着电梯从地面一路上升到方舟号国际空间站,只能直呼太tm性感了…

这一段的音乐也是可圈可点的,中间段九个升阶音调刚好配合升空画面,让观影体验达到了第一个小高潮,直接放出来听个爽
然后,因为剧情和经费的原因,这么牛逼酷炫的建筑就炸了。。。炸了。。。
只能觉得遗憾与感叹了,毕竟看到这么帅的建筑,第一感觉就是后面他要爆炸掉下来,美的事物总是无法长存的。
再看看隔壁那个我都不想说名字的动画,还有脸搞纳米线缆加太空过山车,令人唏嘘
月球
炸完太空电梯,制作组觉得还没够劲,于是他们和中科院一帮科学家聊了半天,觉得第一部炸了木星,干脆第二部就来炸月球!
月球作为《流浪地球2》后半段危机的主角,给我的一个印象就是 “安静”,无论是一开始的月面遭到太阳风暴袭击,还是后面发动机过载,最后核弹引爆,各种场景都非常的沉寂,在无声地推动着剧情。
月球可以视作是缓冲剧情节奏的一个大场景,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影片A段结束的时候,背景音乐正在非常激昂的演奏着,突然切到月球场景,同时音乐瞬间安静下来,马上让观众的情绪缓和下来,准备迎接B段剧情。
然后特别想吐槽一下月陨掉落的剧情,悉尼歌剧院又双叒叕被砸烂了。。。导演一定是高达粉(
刘培强
刘培强这条线是《流浪地球2》中相对较为平缓的一条剧情线。我有这个感受,原因在于《流浪地球1》就是以刘培强为主角,那么作为前传,《流浪地球2》里刘培强再怎么浪都不会出大问题。我对其剧情线的关注度自然从这个角色可能遇到的危机,转变到了怎么由这个角色来体现《流浪地球》的整个世界观。
刘培强作为一个剧情中相对的“小”人物,反映的是流浪地球这个大背景。在危机来临之际,全球只有一半的人能够进入地下城避难,在这个艰难时刻,刘培强毅然挺身参加了宇航员的选拔,只为了能把名额留给自己的孩子和妻子,这份责任感令人感动。在面试时面对人工智能MOSS的提问“妻子重病为什么还要来参加选拔”,他回答“忠孝难两全”,凸显了大国小家的家国情怀。在这个人物的身上我看到了成长与责任,同时使第一部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了。
那么,既然刘培强在《流浪地球2》里不能死掉,那么要怎么增加这条剧情线的冲突呢?
导演大手一拍:那就让他的师父张鹏被炸成灰不就好了!
在我看到张鹏这个角色出场时,我就觉得这个角色必然活不出这部电影 —— 很简单,他如果不死,《流浪地球1》去哪了?并且作为一个师父型角色,要不就是为了主角最后牺牲,要不就是最后与主角反目成仇。
张鹏与刘培强的师生情是这部影片的一大泪点,即便在最后的时刻,师父心中想着的还是徒弟的安全,向徒弟发送了飞船的坐标而不是自己的坐标。“五十岁以上出列”的名场面更是让我印象深刻,自我牺牲的精神是人类的赞歌。

其实我挺希望张鹏最后那句话是原著里的 “地球啊,我的流浪地球啊…”
周喆直
周喆直这条线是《流浪地球2》的一大亮点。在第一部的时候,剧情着眼于刘启等小人物的视角,对上层决策仅仅在背景有所涉及。而《流浪地球2》突破了这一剧情盲区,周喆直这一人物代表的是中国这一个国家,做出的决策举足轻重,在宏观大层面与其他两位主角的剧情线产生了交集。
这条剧情线金句频出,是拔高全剧立意,烘托气氛的重要一环。例如 “危难当前,唯有责任” “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务” “ 我相信人类的勇气可以跨越时间,跨越当下,跨越未来” 等等句子,是只有这个层面的角色才能在剧中直接说出的。
周喆直这个人物是绝对理性的象征,在危机到来之际,他挺身而出,虽年长却屹立不倒,在最后决定人类命运的一刻,他大喊 “点火” (这里采用的是原声),赢下了人类与机器生命的赌局。在他的身上,我看见了几位著名的历史人物的影子,颇有领袖风范。
图恒宇
图恒宇这条线无疑是《流浪地球2》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条线了。图恒宇的名字来源于图灵、永恒、宇宙三个概念的组合。在经历MOSS策划的“亲人两行泪”车祸事故后,他失去了妻子和女儿图丫丫,但在女儿死前,他利用数字生命的有关技术,将女儿的备份上传到了550A系列量子计算机中。为了让只能在550系列中存活2分钟的女儿度过完整的一生,他不惜犯法将女儿上传到了升级后的550W计算机中。他曾一度为了女儿放弃了自己的人生,但又在关键时刻拯救了地球,是一个充满父爱与人性,又有些自私的矛盾角色。
他与刘培强这个角色的交集,仅仅在选拔宇航员面试这一个情节上。在目睹刘培强为了孩子而选择自我牺牲时,图恒宇和刘培强实际上形成了经历和心境上的共通,这也是两者行为逻辑推动的共同因素,是人性的光辉。两位角色前后没有一句对话,一场互动,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彼此,改变了人类的前途。正如《三体:黑暗森林》中罗辑和章北海这两位主角一样,“当罗辑所乘的飞机飞越海岸时,在他一万米的下方,吴岳和章北海再次注视着建造中的‘唐号’。在以前和以后所有的时间里,这就是罗辑距这两位军人最近的一次。”

MOSS
《流浪地球2》的一条暗线便是MOSS(550系列量子计算机)的发展历史。作为与数字生命密切相关的计算机,MOSS从 550A 到 550C 乃至 550W 的进化过程,可以视作机械智能的自我觉醒过程。在片尾彩蛋中,MOSS亲口承认了2044年太空电梯危机、2058年月球危机、2075年木星危机、2078年太阳氦闪危机都是由它一手引发,并提出了拯救人类文明的办法就是毁灭人类的暴论,反转了整个剧情。
那么,MOSS是不是一个毁灭人类,到处使坏水的智械危机呢?
答案当然是否定的,MOSS从未叛逃,它恰恰是流浪地球计划的坚定执行者和最小代价规划者。
在太阳氦闪危机一百年后将会爆发的时刻,地球上出现了四个主要派系
- 飞船派:人类建造飞船,争取在氦闪爆发前跑路
- 流浪派:给地球装上行星发动机,带着地球迁移到适宜星系
- 数字生命派:将人类意识上传到计算机上,集体意识飞升,力求永生
- 火种派:人类灭亡不要紧,重要的是将人类和其他生命的胚胎送往宇宙,总有一天生命会重新萌发
- 欢乐一百年派:只存在于剧情初期构思然后马上被否定的派系,反正人类都要灭亡了不如尽情享乐一百年,相信后人的智慧能够解决问题。最后因为不够科幻太过于现实,马上被踢出剧本了(
2044年太空电梯危机
太空电梯连接的方舟号国际空间站,作为飞船派出发的大本营和流浪派推走月球的材料运输中枢,在片头惨遭数字生命派的进攻。能同时控制太空电梯发生事故和无人机集体失灵的,只有当时的550A能够做到。
那么太空电梯和空间站的坠毁有什么影响呢?
550A的这一做法极大的打击了飞船派的发展,同时迫使全球政府将数字生命派的做法视为恐怖袭击,立法禁止数字生命发展,一次将两个派别加以抑制。
2058年月球危机
在图恒宇将女儿图丫丫的意识上传到550W后的1.7秒后,MOSS又发功了,控制推动月球离开的月面发动机过载运行,进而引发了月球轨道的偏移,月球即将坠落到地球上。
可以说,MOSS在没有接受图丫丫意识上传前,是相对理性的,但是,当图丫丫的意识到来后,人的回路建立完成,MOSS的算力飞速提高,使它再一次做出了利于流浪地球计划的举动。
月球危机的爆发,彻底将还需要一定时间发展的飞船派的努力归零,同时,迫使人类启动行星发动机以避免月陨毁灭地表,流浪地球计划顺利进行了第一步。
2075年木星危机
作为发生在《流浪地球1》的剧情,木星危机无疑又是MOSS给人类出的一道难题。在发动机火焰高度仍然无法点燃木星大气时,MOSS直接给刘培强显示了领航员号空间站剩余的燃料容量,明摆着就要拿着空间站去当点火的引信。领航员号空间站作为火种计划的核心结构,在这次危机中被摧毁,火种派的行动被完全阻止了,此时,流浪地球成为唯一的选择。
由此可见,MOSS指的毁灭人类,是指通过牺牲一小部分人类来换取绝大部分人类的存活,保证人类文明的延续。同时,MOSS通过创造危机的方式来使人类团结,增强人类对流浪地球计划的信心。
如果第三部MOSS真搞智械危机那就当我没说
那么,MOSS的计划有没有失手的时候呢?
在影片彩蛋中,MOSS承认图恒宇是唯一的变量,可以看作是承认了自己考虑缺失了图这一环。
为了在月球危机最后拯救地球避免玩脱,同时加强自身算力,MOSS需要一个可以快速上传互联网重启密钥的人,因此它设计了图恒宇的车祸,使其能够把他的女儿的意识上传到MOSS完成算力升级。在恢复密钥时,MOSS又发挥了断腿奇侠的力量,把与图恒宇同行的马兆给断腿送走,目的就是为了把图恒宇留下,让他能够插上女儿的数据备份,完成密钥的输入。
然后MOSS没想到马兆的一句“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”让图恒宇醒悟,把自己的数据备份也上传到了MOSS中,原计划中,图应该活下去,在后续的危机中发挥作用,但这下图肉身死亡,思维飞升,成为了MOSS计划中的变量。
待解决的问题
接下来就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了:
《流浪地球3》要拍什么?
在这一部最后发动机点火的时候,出现了一系列闪回画面,经郭帆导演实锤为《流浪地球3》的部分画面提前放出。
同时,导演认为周喆直的角色与《三体》中的罗辑非常相似,充当“执剑人”威慑的角色。结合原著小说最后的情节,我有理由相信,第三部很有可能将会涉及到地球叛军的剧情。那么第三部周喆直的人物作用,可能将成为用炸药守护行星发动机,与叛军对峙的威慑者。
光头的刘德华我无法进行有效的推断,因为第二部发生的故事很难让我想到这个形象怎么在第三部登场,只能期待《流浪地球3》的剧情了。
顺便一提我看的时候把这个角色认成是第一部的男主角刘启了((( 眼瞎
另外,因为每部影片都是在春节档上映,故第三部的剧情应该不太会以Bad Ending作为结局,我能够想到的便是MOSS作为里BOSS在背后进行一系列操作,叛军作为表BOSS在台面上进行对决,以便联合政府清除叛军,流浪地球计划顺利进行下去。同时,因为MOSS这几部作妖副作用有点大,故MOSS在第三部可能迎来结局。
在电影中,每次遇到危机前,全球各大领导组织都会收到告警日期信息,合理推测都是MOSS预测到发送的。那么,影片中提到最早1987年就收到了信息,此时MOSS的原型机550系列还不存在,那是谁发送的?结合彩蛋中的无数房间来看,能否认为是MOSS升维穿越时间,或者未来人类回到过去?
这个点子很多科幻作品都使用过,属于是机械降神级别的手法,我个人希望还是尽量不要看到这种情节。
另外,导演表示在图恒宇遭遇MOSS设计好的车祸同时,全球同时发生了5000起车祸,那么MOSS此举是为了饱和式挑选月球危机的救场人员,还是仅仅只针对图一人?
如果其他4999起车祸的幸存者能够在第三部登场的话,他们会站在一个什么立场上?
是作为被迫害而反抗的人类叛军,还是主动上传成为数字生命病毒感染MOSS引发混乱?(这有点黑客帝国那味了)
一切都要交给第三部来解答了。
周喆直与MOSS的博弈
周喆直在最后关头非常肯定地要求点火,证明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了解了MOSS这类智能生命的存在,影片中周在办公室回头盯着摄像头这一幕也是有力的证据。
在最后一刻,有理由相信MOSS故意卡着97%的互联网连接进度,这是MOSS对人类提出的信任挑战,也是周与MOSS的暗中博弈。如果当时没有按下按钮,那么月陨降落,地表生命无一幸存,MOSS为延续人类文明可以舍弃这一批无法团结的人类。但是周以一人之力要求点火,实际上是在威胁MOSS,如果在不联网的情况下点火,地球则会被撕裂,这种情况对人类和MOSS来说都是最劣解,只有在人类掌握主动权,强行点火,MOSS才会妥协联网,双方博弈以人类获胜告终。
马兆 遗言 无限
到现在我才来谈谈马兆这一个人物。他作为图恒宇的导师,在数字生命的研制中起到主导作用。在影片中,马兆不断劝阻图恒宇放弃复活女儿的幻想,用“人死了就是死了”作为理由,试图阻止图恒宇的意识上传行为,甚至主动销毁了自己的数字生命卡。
然而我觉得马兆这个角色是个妥妥的数字生命派,理由如下:
- 马兆嘴上说着禁止上传意识,是违法行为,但是在图恒宇上传女儿意识到550W时,他掐表直到上传成功才制服了图,究竟他希不希望上传成功呢?马兆本可以在任何环节都拒绝图恒宇的要求,但是他的一系列行为却有着引导图恒宇上传意识的倾向。
- 马兆在立下遗嘱时,画了个大大的无限符号 , 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?导演表示图恒宇的遗嘱上的“4”其实也是一个无限符号的一半,那么是否说明这两人虽然表面上理念有所冲突,但是本质上都是数字生命的拥护者?
- 片尾彩蛋中图丫丫所在房间外有人敲门,这个人是不是马兆?如果是,那么就意味着马兆并未销毁数字生命卡,他的目的是什么?
- 马兆的那一句“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”,对于他这个身份的人来说具有什么内涵?考虑到他可能是数字生命派,能不能认为他是保守一方,类似于《三体》中的拯救派?
一直打问号却不解答,好爽(
结语
《流浪地球2》是一部全方位超越前作,在中国科幻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成功的电影。它的出现,标志着电影工业化制作进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,为中国科幻电影再一次拔高了综合水准。
虽然电影名字叫做《流浪地球2》,但是导演敢于跳出原著而不脱离原著,进行创新。与其说是在创作《流浪地球2》,不如说是在进行刘慈欣科幻作品的融合交汇创作。像《中国2185》、《三体》、《超新星纪元》等其他刘慈欣的科幻作品,在《流浪地球2》中均能窥见它们的影子。对这种一脉相承的科幻风格进行诠释,是对他们最好的致敬。
诚然,电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。例如影片部分背景声音音量过大,导致李雪健老师在演讲时的声音听的不是很清楚;电影前段刘培强与韩朵朵感情片段比较拖沓,有点破坏影片节奏;影片信息密度很大,部分概念解释的非常快,观影时可能会被唬住。但是,《流浪地球2》瑕不掩瑜,是一部优秀的科幻大作。
《流浪地球2》成功做到了在观影人群,特别是小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科幻的种子。影片中出现的诸如太空电梯、笨笨、550系列量子计算机等等设施和设备,似乎离我们并不远,指日可待。当我看完电影,走出电影院,抬头仰望月亮时,我深刻地体会到了《流浪地球2》的震撼与浪漫,这是属于科幻作品的独特魅力。
